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走生态发展的“双赢”之路——古浪县生态建设侧记

    信息发布者:李全增
    2016-12-08 21:15:58   转载

    初冬时节,记者驱车行驶在古浪南部山区,在道路两旁的天然林保护区里看到大部分的山地被植被覆盖着,让人依然能够感觉到它夏秋季节的绿树葱郁和花繁叶茂,处处散发着勃勃生机。优美的环境,令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生态环境建设带来的成果。而这“绿”的背后,是古浪县上下齐心协力对生态建设的执着和坚持。

      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持续走节水农业路,减少地表水用量,补给地下水资源,坚定不移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近年来,特别是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实施以来,古浪县坚持“南护水源、中调结构、北治风沙”的方针,突出“节水、治沙、造林、防污”四个重点,依托天然林保护、生态功能区建设、退耕还林、三北五期及重点公益林生态补偿等国家重点生态项目,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紧紧抓在手上。

      古浪南部山区一直是古浪县生态建设和扶贫开发的重点。事实上,受地理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古浪南部山区一些贫困村已形成了“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局面,输血式扶贫之路愈走愈窄,扶贫成本巨大但收效甚微。

      “下山入川”工程实施以来,古浪县抢抓机遇,举全县之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下山入川”工程,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移民搬迁与产业配套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善移民搬迁户的生产生活问题,努力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双赢”。

      崔福志一家曾经居住在古浪南部高深山区,守着十几亩的干旱地,仅能解决温饱问题。2012年古浪县启动“下山入川”工程后,崔福志第一个报名搬迁,怀着脱贫致富的梦想搬迁到了西靖镇感恩新村社区。在政府的大力帮助和鼓励下,他不仅住上了砖瓦房,而且还在政府建好的全钢结构日光温室大棚里种上了西红柿、甜瓜、葡萄等,并成了当地有名的“土专家”。“今年上一茬种了甜瓜,这一茬还有茄子和红提葡萄,收入也有好几万!”像崔福志一样通过移民搬迁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在古浪县移民区比比皆是。

      仅“十二五”以来,古浪县累计搬迁移民1.03万户4.64万人,目前,这项工程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仍在持续的进行中。易地扶贫搬迁“下山入川”工程在彻底改善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住房条件的同时也极大的减轻了古浪县南部山区的生态压力。

      与此同时,古浪县积极动员组织干部群众压沙造林,林业在涵养水源、保护农田、防风固沙、改善气候、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作用愈加明显。古浪县林技中心负责人介绍说,实施“下山入川”工程以来,南部山区的林草植被得到了恢复,同时县上严格落实“五禁”规定,加大封禁管护力度,在植被覆盖度提高的同时,水土流失减少,水源涵养功能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